一门心思看完了连续剧《手机》。对于剧中的人物,相当然地认为,各有各的精彩,即便是那个不大喜欢的兰花指领导段大可,也没有太多厌恶。当然,并不是想说这就是这部剧的成功之处。一部剧中的人物个个都让你厌恶的,也一样会是部好剧。比如说《蜗居》。甚至后者更像野心勃勃的麦克白夫妇,心狠手辣的伏脱冷等恶棍类人物一样,更具有美学上的意义。那天与L聊天,L说:《蜗居》很不错,但人物中除了那个宋思明,老成炼达,忠孝节义(这词用的太大,我得解释下,以我对L的了解,他大概说的是“宋,忠于领导,宁可一死也不愿出卖领导。孝顺父母。他说的这个“节”到不一定是节操,或许更多是通情达理的“礼节”。至于“义”,或许也不是公义与道义,更多的是重哥们义气),重情乐施,稍让人喜欢外,其他没一个好东西。最TM烦那个小贝,自私,小气,委琐,除了能弄点哄小孩乐子的把戏,什么都不会。还有海藻她姐海萍,还有她那个姐夫,还口口声声地真以为是靠自己创业呢,也不知道他们那创业是靠牺牲什么换来的?还有那个暴发户陈寺福,什么个东西,还没审问用刑呢,就把朋友给出卖了。

说的有些偏激。还别说,拟基本同意。扯远了,再扯回来。《手机》中的人物令人喜爱,陈道明、王志文的演技也可谓是炉火纯青。范明的演技更是意外惊喜。不知是不是这喜爱,驱使我有耐心且心带愉悦地看完这部剧。是,不全是。

奶 奶:奶奶也不大喜欢闪光的字眼,当她夸刘丹长得漂亮的时候,她说“这姑娘俊的愁人”,没想到奶奶也是个痴迷的修辞爱好者。但,剧中的奶奶,却配得上,慈祥、善良、宽容、通达、纯朴、伟大……所有闪光的字眼。她是整部剧中赢得我最多尊重与感动的人。当听到最后那段,关于要严实一定7岁上学别上早了让人欺负,让严守一不要哭坏了嗓子影响播音,用那节余下来的半缸黄豆磨成豆腐来招待送丧的乡亲……那些细碎柔软的遗言时,铁石心肠的人也会为之动情。

伍 月:美丽知性女编。“三Z女性”中,“姿色”、“知本”都有,就是缺点“资本”,所以就想着捷径,曲线致富。嫁给了一个有钱但她并不爱的暴发户杨广生。一个典型的婚姻机会主义者。左倾(L非说应该定“右倾”,管它左右,反正不跟我们想的一样,就是“倾”)。战略性的错误是无法靠战术来弥补,这种冒险,注定了结果。但她热爱母亲,甚至她嫁给杨广生的其中究因之一,就是想通过杨来改变母亲的生活。用剧中黑砖头的一句台词“我奶说了,孝顺的人坏也坏不到哪去”。但,总觉得有点像安妮小说中的人物,为了爱,常常会“无因的背叛”,也常常会“莫明的喜欢”的那种,难以捉摸。有女人味。周晓枫在《醉花打人爱谁谁》中说“有女人味,就是有点妖精的味道”,伍月符合周说的标准。这样的女人婚姻幸福指数不会太高,容易诞生故事,更容易发生事故。

于文娟:一位好姐姐,对游手好闲的弟弟于文海,有那么多的耐心容忍与关爱;一位好母亲,像许多母亲一样,对孩子非得亲自服伺,对小碗小碟那样的保姆是一万个不放心。当得知孩子因胆结石手术要签名的时候,她那种痛不欲生的眼神,连死的念头都有。也还算是个贤妻,她孝敬婆婆,也尊重严守一的哥哥和嫂嫂。但中年的危机感,让她对严守一不是多疑就是束缚。遇到问题只是旁敲侧击地探密,而不是开诚布公地沟通,“这是最后一句了”的不容分说。她认为“不戳穿他我难受,戳穿他我跟他都难受,一个人难受总比俩个人难受强”,她却不知道这种不无善意的想法,让她比之那个喜欢戳穿争吵的李燕的婚姻,更容易走到尽头。她们这种在外人看上去很美的婚姻,其实最不牢固。

李 燕:疼爱儿子,体贴丈夫。但,吵起架来会挠人的女人。一个喜欢翻拾丈夫背包,偷看丈夫手机的女人。一个会教导结盟沈雪、于文娟怎样对付男人的女人。一个为了儿子的婚姻幸福,不惜将自己与网友约会的不能说的秘密,坦白给丈夫的充满母爱的母亲。

吕桂花:年轻时远乡近邻的男人们都动过心思的美女(演员选择跟故事想表达的有点差距)。在黑砖头的眼里“林志铃算个啥呀就是个头高点”,这是他夸年轻时的吕桂花时说的。风华正茂时,爱上了一个下放时孤寂无聊寻欢作乐时也表达过爱的后来成为镇长的知青,因小喇叭广播的意外,下嫁了掏煤工牛三斤。这种女人,像许多乡村里被看做是“不洁”的女人一样,连牛三斤的父母都把她当成离经叛道的“扫帚星”。在农村出过这样事后的女人,就再也不是从前那个冰清玉洁心高气傲,让许多男人动心的女人了。世俗,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黑砖头老婆:这个被砖头哥常挂在嘴边“喂猪的婆娘”,也是本剧中演的不错的一个角色。一位本份的农村妇女。心志不高,没有太多烦恼。有个坏毛病,就是喜欢偷吃东西,不但把送牛三斤他爸的饺子偷吃的一个不剩,居然连费教授的药也被她当大补的东西给偷喝的一干二净。

黑砖头:“三十六计揣在手,我本逍遥一农民”,本剧中最为出彩的一个纯爷们。孝顺,善良,怕老婆,爱面子,爱臭拽,不安现状,还有点有朴素的哲学思想,整天都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很忙。他神气实足的海侃胡吹和并不太高的实际水平的“意指错位”让人忍俊不禁。如果说卡夫卡的意指错位是将悲剧喜剧化,那么编导的意指错位是将砖头哥的荒诞“严肃认真”化(这有点像本山大叔)。面对村里的小马仔他吹嘘地说“我和北京发生了贸易”,和费教授交谈时他说“我在村里说话他们都不懂,我很孤独也很寂寞”,面对那个高立着衣领生怕别人看出被老婆挠伤了的费教授他说“美学你是专家,挠伤我是专家,你这血丝一看就是挠伤”,他还说“死了才是事迹,不死就是事业了”,从严守一办公室一出来他一头就撞到楼梯上,面对后面上来撞上的于文海他说“真笨,我都撞过了你还撞”……一个让你不时乐呵的妖蛾子。他的幽默风趣,一点也不生硬,是那么的自然,水到渠成。当他看到于文娟为怕生孩子意外,写下的那份“遗书”时,他流下了眼泪,真性情。

费 墨:风度翩翩、博学多识、机趣幽默,一个思想与行动时常遭受着分裂煎熬的美学教授。说句题外话,国内男演员喜欢有三,姜文、陈道明、王志文,这一部剧就弄俩,非看不行。陈道明将这样一个,事业中一直追求崇高,也本能地抵御过名利的诱惑,但面对房子车子等等的现实压力,最终还是沦陷于世俗。婚姻中为了面子或许也为了孩子,“一不做二不休”(大仙语,意为:一没性生活,二又不愿离婚的)的同床异梦的费教授。演绎的是入木三分。这部剧中的费墨教授,或许,是一个能让许多知识分子基本接受的教授。即没有把他刻划成网络上说的“白天是禽兽晚上是教授”样的教授,也没有像《玩主》中一样把他写成一个迂腐口是心非的知识分子。他睿智多谋,常帮严守一出谋划策。他重情重义,不管是他与刘丹的师生之情,还是他与严守一的同事之谊,或是对严守一家人的真情实意。都让我觉得他是个有情有义之人。他只是并无恶意地抄了“有一说一”节目的后路。当然,他最后在严守一下课后,毅然拒绝了段大可的邀请,不仅是为了坚守他的信仰,多少也有为严守一友情的触动。

严守一:本剧的中心人物。从严家庄走进紫金城的著名主持人。世事通明、人情练达,又孝顺、厚道、亲切。他的通明和练达又常常在于他会装傻,有时故意谦虚地向费老向沈雪请教些自己也知道答案或知道根本就没有准确答案的问题。但,并不讨厌。在事业中他即懂得卖力,也懂得卖乖。他大声朗颂着段大可的“鹰在天空中翱翔”的画面,完全象倾情于高尔基的《海燕》。他知道这只是主动地向现实假装投降,他知道领导想要的是什么,他比费教授更适合于职场和官场。他应该是爱自己妻子的,就是有点喜欢习惯性地撒谎。不过,我也在想,他为什么要撒谎?信任危机?这个世界信任太少。要是于文娟有着理解有着信任,严守一还用得着撒谎吗?所以我好像能理解杨澜采访王蒙时请教王蒙老师的那句“理解比爱重要”(这是一个事情的两面)。当然,不仅限于爱情婚姻地综看,信任太难,这是个让许多人绝望的问题。那怕你是个坚定的主义者,那怕你“一片丹心向阳开”,不是还有肃反,大清洗吗?还是不信任……。他与伍月的感情,说不清是一种超越不了局限的友情?或是貌似贾宝玉妙玉的柏拉图式微妙关系?他与沈雪的那段爱情,一开始就觉得不大牢固。所以,当他正准备将订婚戒指套上沈雪手指上,听到了儿子住院手术的消息时,血缘,让他基乎不用思索哪边更重,就狂奔医院而去。不都说女人是水吗,难不成这就是“血浓于水”? 他即便是离了婚,面对小舅子的创业危境,依然出手相帮。他与费墨之间的友谊,弥足珍贵,让许多男人神往。他的身上有许多人情、人性之美。(关于他的故乡与童年在后面讲)


简单说说下面几个没步入婚姻的人物:


刘丹:80后,不惊艳,但耐看。能文能武,尊老(费老师)爱幼(费老儿子)。一个那么快能让费教授儿子喜欢,让李燕从情敌(假想)到儿媳能慢慢接受的女孩,一定有她的可爱之处。但结了婚会不会如严守一说沈雪的那样“这全世界女人变着变着怎么到最后都变一个样了”,就不得而知了。不着调地联想到高晓松的一句歌词“一只鸽子在树上冥想,树下的雪人后来变成了泥浆”……

沈雪:小知识份子,戏剧学院老师,却怎么看着有点像《过把瘾就死》中那个“太讲实际”的韩丽婷,虽然她想嫁严守一不是为了房子。一会像于文娟,一会儿像李燕,没什么个性。但在事业中却有个性,坚持自己,不随波逐流。

牛彩云:一个梦想照不见现实,但依然盲目自信的女孩。看到她“选秀”后回到家中面对自己的博客说“我火了……以我这点击率,我超过徐静蕾一点问题都没有……我明天就去买墨镜”,于文海也会为她的那股傻劲为之一乐。

于文海:开始像小顽主,但,只要有机会就能成为小业主的“有一说一饭店”总裁。用他的话说“没有我扛不住的”。

路之信:一个演的十分到位的人物。农村中,不是很多,但也不止一个。谁家有什么大事都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人物。没体验过农村生活的人,不会理解或根本不懂。


这是一部最近一段时间,难得多见的好片(当然,说的是我看了的,别的也没去看,所以这话多少有点武断)。网上到处都是些什么《手机》斗不过《三国》之类的大标题,内容我没看。前几日与群友闲聊,巧的是《手机》都看了,“三国”、“红楼”大家都没看。更巧的是他们都说“也不准备去看”。老头子说“就现在拍的这些“红楼”连早先的越剧《红楼梦》都很难超越”……。不过看过了朋友们写的评论,觉得有空我还是得去瞅瞅。我没那些精英们的深明大义,觉得,能带来快乐与“看见”的电视就是好片。或许专家们总是有他们的卓见。我在网上就看到了这样一段“电视剧《手机》,故事缓慢、剧情平淡。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跌宕起伏的事件。在电影《手机》中相当吸引人眼球的严守一与伍月的婚外情被稀释成惺惺相惜的暖味,费墨则完全没有出轨之心……”。我觉得不尽然,难不成非得改弄成主持人情不自禁出轨,教授换妻东窗事发之类的,才是轰轰烈烈的爱情,跌宕起伏的事件?

《手机》中有一条线,就是中年危机理解危机信任危机婚姻危机总之一句话生存危机。简单到中年婚姻危机上,虽表述不像莱辛《天黑前的夏天》中那个“女人出门”的凯特一样,从发现漏洞到自我回归。也不像电影《美国丽人》中的卡罗琳对莱斯特说的那样“别折磨我了,先生,否则我会尽快和你离婚”。但有着一样的深刻。道出的都是中年婚姻危机中的无法相互理解与审美疲劳,现实中的挫败感与人生的失落。

这部剧一改电影版《手机》中的老路子,加入了:教授一边要求学生老老实实读书,自己一边不务正业;媒体一边声称社会监督揭示真相,一边自己弄虚作假;还有“选秀”、“毒奶粉”、“新浪博客推荐”、“欠薪”、“外来工创业”、“留守妇女老人”等等纷杂的现实社会事件。折射了崇高后面的庸常,真相背后的荒唐,光鲜背的纠结,执着背后困惑。让观众有另一种发现与看见。不可否认,“人多乱龙多旱”,太多故事点的分散,让“手机”这样一个在刘震云原著里的中心思想被冲淡。虽然比之电影版的《手机》,也加入了,手机诈骗,手机监控窃密,手机导航等新的围绕人物展开的故事元素。但太多,反而没有了电影中的凝炼。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危机和现实社会的热点,我总是不着重点地被另些东西牵引。

那就是编导将男主角严守一故乡那小村之恋、童年时光的漫溯等内容的加重叙述。这些,辉映着严守一日益增长的小康生活,丰盈了人生路途中的光阴。严守一虽然成了全国的著名节目主持人,但他忘不了那个梦开始的地方,特别是当他事业受挫,感情彷徨的时候。而故乡又总是与童年有着千丝万缕纠缠在一起的记忆。他常常想起第一次到矿上陪吕桂花去打电话的场景,以至于在节目遇到瓶颈时,想着用这个故事做一期“有一说一”来有所改变;也常想起用小矿灯在乡村的夜空中写下的那些孩子气的心里话;想起偷瓜被捉成了叛徒;想起了奶奶每次将钥匙放在门边的石头下;他一回到乡下就不舍离开那了……。

后来他成了全国著名主持人了,还老想起那个小时候曾经因他偷瓜成叛徒,招供,而被抓住的小柱。他总是打听想见到那个写给他人生第一封信的儿时玩伴小柱。他总为当年没凑够八分钱没能给张小柱回得了信耿耿于怀。他托黑砖头帮着打听,砖头哥又托河南老乡四处找寻。终于找到了那个现在做厨工的小柱,可当严守一见到了张小柱时,张小柱却说“守一,我跟你说实话,我记忆中我没给你写过信纳”……太深刻了。它不仅直接深入到了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之间的阻碍、连通与漫游,又是对“时位之移人”的另一种开启与引悟,触及到了时间的本质。

在乡村走出去事业有成,日子蒸蒸日上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像严守一一样,有所成功了总是谦逊不大张扬。另一种就像黑砖头,混好了总想第一时间让故乡的人知道,所以一到牛三斤家就告诉牛三斤“于总和我在北京开了个餐馆”,生怕别人要是不知道他在北京怎么样,那样他其不是白蒸蒸日上了。文字影视上让人喜爱的,有时,还因为里面有着一些相同的故事与经历。或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结。至于童年经历,除了到矿上打电话那段,后面的差不多我的童年都经历过。比严守一强些的是,偷瓜,我从来没被俘虏过。

编导在这部剧中增强了严守一身在北京却牵连着故乡的情节。王蒙在他的《半生多事》里有段文字,就是对编导,对严守一那些对故乡的感受与描述最好的思考与解读:

故乡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词儿。我完全不明白我为什么是沧州南皮人,这说明故乡何处的问题不是一个可以用“为什么”来讨论的合乎逻辑推理的问题。故乡就是命运,就是天意,就是先验的威严。故乡一词里包含着我的悲哀,屈辱,茫然与亲切,热烈,高度的我要说是蚀骨的认同。 故乡是我的发生图,我个人的无极与太极,是我的最初的势与能,最本初的元素,来自冥冥的第一推动力,是其后各种变化与生成的契机。我与我们,都是这样开始的。 越是年长,我越是希望能够与朋友共同重温我的故乡与初始,我的原由与来由,我的最早(被?)设置的格式、定义、路径和密码,我希望能有所发现,有所破译。 而我之所以要有意识地强调自己的故乡性和初始化,还由于,我已经隐隐感到,随着个人与家庭生活的城市化首都化国际化,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全球化,随着与时俱进与一日千里;我的过去,我的故乡,我的初始将会淹没,我的故乡我的初始状态由于乏善可陈而将被漠视、轻蔑和忘却,我的童年的痛苦与心思,可怜的不开化的与傻气的种种经验和遗憾将被抹杀,我的此后的一切,将无法从根子上加以解释和回味。而我与他人与读者包括至爱亲朋的交流,将留下一堵厚墙,留下一大段一大块空白。


编导也总是在有意识地强调严守一的故乡性与初始化,来映衬严的当下。也想将严守一的京都生活,从根子上加以解释和回味。


童年,吴稼祥说“童年是美丽的天堂,哪怕只有一线阳光”。严守一的童年,即便在夜晚,即便只有小矿灯的一点微光,他觉得,那也是他的天堂。而中年的严守一,除了怀念那过往。面对事业中节目的不能坚守,爱情中的土崩瓦解,当他在真人秀的画妆室里,翻大眼睛,看着玻璃镜中自己都有点不认识的脸,在夜晚,他或许只能像周晓枫剥皮顾城的句子一样咏叹“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翻白眼”。那一刻,游荡在他灵魂里的寻思“原乡”之痛,又,间歇性地发作。

手机(2010)

又名:Cell Phone

主演:王志文 陈道明 梅婷 刘蓓 范明 柯蓝 于明加 王笛 夏凡  

导演:沈严 王雷 编剧:宋方金 Fangjin Song/刘震云 Zhenyun Liu

手机的影评

陆军
陆军 • 回归
若尘
若尘 • 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