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2-15

三国演义:观后二三体会

历时1个月又6天,终于完完整整地看完了《三国演义》,非常震撼和唏嘘。三国乱世人才辈出,各自上演精彩后又飘然离去,空留赞叹与遗憾。我无法记得所有细节,大概也无法说出三国故事全貌,但是其中诸多事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象,在此说说我的感悟。
首先,一定不要感情用事。
魏蜀吴三国君中我最不喜欢的是刘备。虽然三人中刘备最为仁义和温厚,但是我就是不喜欢,就是因为他过于感情用事了。刘备仰仗其汉室宗亲的身份,以匡扶汉室为己任,这本无错,但是满口仁义道德,投射到其行动上,就显得不合时宜了。最初刘备在徐州陶谦处,三拒徐州印,这一次他是畏惧曹操这可以接受,但是后面他拒绝不接受荆州印就有点耽误事情了,这还是在诸葛亮出山之后,明确建议他收取荆州,如今大好机会错过了,才会有后来无容身之所,败当阳,走夏口的结果。刘备此人适合作为盛世的皇帝,仁义治国,体恤百姓,为天下谋福祉,但是作为乱世的英雄,未免也太优柔寡断了。刘备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多次以眼泪拒敌,比如鲁肃。他的感情用时也直接葬送了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关羽被杀,刘备执意讨吴,根本冷静不下来。在吴求和时候,仍旧要战。结果夷陵之战刚愎自用,满盘皆输。夷陵之战让蜀国元气大伤,劳命丧财不说,直接导致了张飞、黄忠的战死,自己在逃回白帝城之后离世。可以说,关羽的死让蜀国开始有下落的趋势,夷陵的失败重创蜀国,几乎无力翻身,最惨的是,留下一个不成材的阿斗,给诸葛亮留下了最坑的猪队友,可叹、可恨啊。
刘备的二弟,武绝关羽重情重义,天下人皆敬重之,但是容易在大问题上犯糊涂。赤壁之战后,如果关羽在华容道捉住曹操,那么后面的故事都会不一样了。当然,诸葛亮考虑到曹操一死,北方必乱。所以故意让关羽等在华容道,算准了关羽会放走曹操。这是一种谋划,但是如果关羽在这个重要问题上冷静下来,就算是活捉曹操,不伤其姓名,也许历史都会改写。曹操善待关羽是个人私交,而战争可是国家大事,关羽在这件事情上拎不清,留下了祸根,
诸葛亮,他的拎不清可能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君子择木而栖,忠君爱国,这没有错,但是诸葛亮应当更加理智一点。诸葛亮出山、三分天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安定天下,还天下太平。所以,他所作的一切事情都应该以这件事情为最终目的。跟随刘备,是他看到明主,实现夙愿。三分天下,是暂时结束群雄混战,相互制衡。六出祁山,是渴望天下统一,安家定国。诸葛亮一生的大方向都是没有错的,错在太过忠心和自信。其一,白帝城托孤之时,刘备明言“若嗣可辅,则辅之;若不可嗣,君子取也”,虽不知这是不是帝王心术,但是基本上这句话给诸葛亮心里埋下了雷(电视剧这里还特写了诸葛亮后背被汗浸湿的镜头,有趣)。从此以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把自己完全献给了蜀国,去辅佐一个不成器的阿斗。六出祁山,多次即将成功却被后方猪队友拖住,如果孔明能够冷静一点,自己独掌蜀国国事,等天下大定再还权于刘氏,这难道背离了自己的初衷了么?并没有,反而更加自由,也许北伐早就成功了。在北伐期间,对于街亭要塞,诸葛亮居然派吴大才的马谡去守,这里面有多少是自己的私心呢?魏延有反骨不假,但是子午谷之计实际上可取,诸葛亮过于自负,谁都听不进去,错失良机。
看电视的时候我常常在想,如果历史真有不同,哪怕在一件事上有所改变,那么结果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看大最后,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真的是感慨万千。相比之下,曹操真的是心狠又理智的存在,如果他能活的更久,那么天下大一统可能早早完成了
2. 有一个好的团队有多重要
蜀国前期可以说是明星队伍了。多智近妖的诸葛亮,五虎上将无人敌,一帮智囊团,简直是梦之队,所以赤壁之战后,天下三分一定,刘备军团屡创功业,汉室复兴真的就在眼前了。然后关羽的死成为蜀国最鼎盛的那个极点, 之后蜀国国运走下坡路,其重要的表现就在于蜀国队伍一个个都散了。关羽、张飞、黄忠、马良、赵云... 这些蜀国的肱股之臣,一个个离世,导致诸葛亮北伐时候已经无人可用。从刘备发迹、蜀国称帝到诸葛亮星坠五丈原,我作为一个看客,眼看他楼起,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其间唏嘘不可明说。
蜀国明星班底星耀一时,等到英雄老去,发现后继无人。诸葛亮为蜀国留下了一个姜维,但是相比起师傅,姜维差的太多了。“蜀中无上将,廖化做先锋”,更有一个猪队友刘阿斗,太糟糕了!
所以一个好的队伍,不仅要吸纳英雄投诚,还得要培养英雄。
3. 耐得住,方得始终
论书中忍耐力最好的,大约是孙权了。审时度势,进退有度,“生子当如孙仲谋”不是白说的,最重要的是能耐得住性子。乱世最忌讳出头,我是指称为众矢之的的出头。比如当皇帝这件事情,耐不住的就会遭殃。袁术在淮南称帝,结果天下共讨之。孙权上表拥曹操称帝,曹操看的很明白,说孙权这是“把我放在火上烤”,所以曹操至死都是魏公,时机不成熟,不要轻举妄动。
想到一首很喜欢的歌,歌词这样说道“但见旁人谈情何引诱,问到何时葡萄先熟透,你要静候,再静候”,谨记。
4. 智慧 + 心胸宽广 = 稳
一般稳的人兼备智慧和心胸。
三国里太多有勇无谋,急躁了。典型如吕布,空有匹夫之勇。又如孙策,心急气盛,性急少谋。更甚者张飞,鞭打下士,被无名之辈砍头谋杀。性格稳的人一般都具有智慧。比如诸葛亮,空城计智退司马懿,七星灯被魏延踩灭只是也只是感叹上天薄我。曹操也很稳,心胸宽广(官渡之战胜利后烧信件、善待关羽、祭祀袁绍、念檄文、赤壁之败后仍能够谈笑风生、广纳贤士),智慧超群(曹操自己就是一个军师了)。

还有非常多的感悟,来不及写。我才看了第一遍,还准备看第二遍,配合着原著,定会有更多的体会。



三国演义(1994)

又名: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

主演:唐国强 孙彦军 鲍国安 李靖飞 陆树铭 洪宇宙 吴晓东 

导演:王扶林 张绍林 蔡晓晴 孙光明 张中一 沈好放 编剧:罗贯中 Luo Guanzhong/杜家福 Jia-fu Du/朱晓平 Xiaoping Zhu/刘树生 Shu-sheng Liu/叶式生 Shi-sheng Ye/周锴 Kai Zhou/李一波 Yi-bo Li

三国演义的影评